欢迎您来到港德电子器件在线零售商城!
全部商品分类
首页 行业资讯 文章内容

全球电子行业每年生产数万亿个半导体电子元件,如集成电路(IC)、晶体管、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等。从智能手机到汽车,各种电子设备都嵌入了这些小巧的技术元件,并为其提供动力,它们在我们超级互联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硅半导体既可以作为电的导体,也可以作为电的绝缘体。这种特殊性质在大多数材料中都很罕见,这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因为工程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和改变导电性,从引入杂质到施加外部电场。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Hertz)、J.J. 汤姆逊(J.J. Thomson,),甚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名人的卓越贡献为人们了解半导体的特性铺平了道路。

从理论到实践,从真空管到晶体管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是向一个半导体器件多于生命体(暂且不提微生物)的世界迈出的第一步,为最终产生第一代集成电路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真空中的电流

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出现之前,真空管(也叫电子管或热电偶阀)就已用于电子设备中。

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声波需要介质,而真空管则不同,只要在阴极上施加电压,电子就能在真空空间中流动。在电子管内放置其他元件(如栅极和阳极)时,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对电子进行控制。事实证明,控制电子流动的能力对于电子电路中的放大、开关和信号处理至关重要。

真空管为电视机、收音机甚至早期计算机提供动力的时间长达约一个世纪,大致从19世纪末的早期开发到2000年代平板电视取代显像管电视。

虽然真空管在电子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最终还是被晶体管所取代。导致这一技术迁移的原因有几个,其中最主要的是尺寸、可靠性和功率效率。

点触晶体管

1947年,约翰·巴丁(John Bardeen)、沃尔特·布拉坦(Walter Brattain)和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在贝尔实验室研制出第一个实用的半导体器件,这一发现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点触晶体管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取代真空管的一种结构更紧凑、效率更高的设备,它的出现为现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最早的应用之一是在放大电路中。

晶体管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能够放大电信号。点触晶体管的一个直接应用是在电信领域,它为开发更小、更高效的长距离电话系统做出了贡献。

在商业应用方面,晶体管最初用于生产助听器。晶体管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因此非常适合这一用途。

双极结型晶体管

在这一初步发现之后,这些科学家又开发出了双极结型晶体管,最终导致了第一个实用晶体管的诞生。这一装置彻底改变了电子技术,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无数电子设备打开了大门。

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由三个半导体层组成。它有两种配置方式:一种是NPN(负-正-负)配置,即两个n型层夹一个p型层;另一种是PNP(正-负-正)配置,即两个p型层夹一个n型层。

这种半导体器件的主要用途是放大电子信号。在输入信号很小的情况下,NPN晶体管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子流可以产生大得多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信号放大。

集成电路,别名微芯片或芯片

半导体器件发展的下一步是集成电路。在科技发展史上,两位科学家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朝着同一方向前进的情况屡见不鲜。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和飞兆半导体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独立发明了集成电路。

他们的发明将结型晶体管、电阻器和电容器结合在一种独特的半导体材料中。集成电路带来了许多好处,包括微型化、可靠性提高、成本降低、性能改善和通用性增强。

微型化使数千到数百万个晶体管、电阻器和电容器被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这缩小了电子设备的尺寸,增加了其功能。

随着电子元件之间连接数量的减少,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由于集成电路消除了组装单个元件的需要,从而提高了经济性。

芯片上元件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信号传播延迟,从而提高了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

由于集成电路可在各种应用中发挥出色的性能,因此具有明显的多功能性,从而能够创造出广泛的电子用例。

第一个集成电路

飞兆半导体公司的910电阻晶体管逻辑(RTL)门是1961年推出的第一款商用集成电路器件。它通常被称为飞兆910 RTL gate,是电子设备和应用(包括计算机、计算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以及测试和测量设备)中使用的基本数字逻辑电路。

20世纪60年代之后

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集成电路在电子设备中无处不在。冰箱和洗衣机等日常家用电器都包含集成电路,可实现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各种功能。

您正在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阅读本文章,这些设备可能包含任意数量的集成电路,从几十个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不等。集成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存储芯片、传感器等)根据其功能的不同,相互协调工作,使您能够在屏幕上阅读这篇文章。

得益于集成电路在过去几十年中的不断改进,上述设备的功能已变得足够强大,能够执行复杂的任务和计算,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电池消耗效率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并在不拔插头的情况下工作数小时。

从最初的集成电路到今天的技术,中间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值得仔细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将介绍半导体技术在过去六十年中取得的进步。我们将讨论一些关键进展,包括FET(场效应晶体管)和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它们是现代数字设备的基础。

来源:电子发烧友

上一篇:2025年机器人行业的五大趋势

下一篇:国内贴片电阻与MLCC受原材料影响分析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