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港德电子器件在线零售商城!
全部商品分类
首页 行业资讯 文章内容

  电车智能化进程可分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条线。

  1、智能座舱:经历三段式发展,未来3-5年将成为电车智能化主战场。

  1.0阶段(1980s-2011):以1986年第七代别克Riviera标配9英寸触摸屏为起点,历史上第一辆搭载触屏技术的汽车诞生,开启座舱智能化进程。

  2.0阶段(2012-2021):特斯拉Model S创新性地采用大尺寸车载显示屏,取消绝大部分机械按键,标志着智能座舱进入电子化时代。

  3.0阶段(2022-2027):理想L9开创智能化交互模式,采用五块大屏,即HUD+安全驾驶交互屏+中控屏+副驾屏+后舱娱乐屏,并且拥有6音区、3D ToF传感器及21个扬声器等,实现三维交互,此后智能座舱发展聚焦于人机交互的智能体验。

  2、智能驾驶:目前发展受限,时机尚未成熟,2025后有望突破约束得以发展。

  短期内,智能驾驶无法成为智能电车发展重点的主要原因:

  ①缺少芯片代工:虽然我国有先进制程的设计能力和封测能力,但先进制程的生产制造水平落后,缺少掌握先进工艺的芯片代工厂,高性能芯片供给受约束。

  ②缺少算法算力:尽管以地平线、海思为代表的国产芯片厂商具备大算力优势,但整体来看,仍难以满足由传感器数量提升带来的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

  ③缺少法律法规:当前我国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其商业化应用将面临法律挑战。

  因此,预计2025年前,智能驾驶方面依然以辅助驾驶为主、智能驾驶创新为辅,长远来看自动驾驶将是电车智能化的终局。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上一篇:贴片安规电容是什么?贴片安规电容与普通电容有何区别?

下一篇:车载传感器研究分析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