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港德电子器件在线零售商城!
全部商品分类
首页 行业资讯 文章内容

  缺芯的影响还在继续,半导体芯片仍在涨价,随着国内智能领域的迅速发展,MCU芯片的需求量持续攀升,但受缺芯涨价的影响,进口MCU出现“无货可买”、“买不起”的情况,而国产MCU便在此时乘势而上! 

  受“缺芯浪潮”的影响,2021年以来,半导体芯片持续涨价,MCU芯片在本次芯片短缺中受到巨大冲击,供需失衡严重的MCU芯片价格迎来暴涨期,部分MCU芯片价格涨幅已经超过10倍,而意法半导体(ST)的爆款型号相较于2019年,价格涨幅更是接近13倍,不久前,ST发布通知,其所有产品线从6月1日起开始涨价,MCU芯片大厂盛群也决定于8月1日起开始第二轮涨价。

  随着国内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行业的快速发展,MCU芯片的需求量被引爆,据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MCU市场规模约为290亿元,增速大于全球MCU市场增速。目前,国内MCU市场主要被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瑞萨、英飞凌、微芯科技等国外大厂所垄断,而由于MCU芯片价格暴涨、缺货状况严重,导致其供需失衡,MCU芯片的交货期从正常的8—10周延长至20—50周,创下2017年以来最长交货周期,其中ST的MCU芯片甚至出现了“无货可供”的情况。

  “无货可买”、“买不起”让许多企业陷入生存困境,面对进口MCU短缺,价格暴涨,许多企业开始使用国内MCU替代进口,国民技术、中微半导体、航顺芯片、赛元微电子、赛腾微电子等企业都是国内专注于MCU产品与应用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在ittbank近期公布的“可以替代ST的国产MCU”的表格中,这些企业都位列其中,虽然国产MCU同样出现了涨价和缺货的情况,但是贸易商炒货更加热衷于进口品牌,所以不管是在价格还是在供应上,国产MCU都比进口MCU更加稳定,国产MCU成为众多企业的优选。

 

来源:大比特资讯

上一篇:涨价、缺货成半导体行业主旋律,策略调整迎挑战

下一篇:汽车电子将成最大的创新风口,宁德时代是泡沫还是旗手?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