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普及前夜,V2X产业的机会分析
时间:2020-08-03 10:02
前言:
V2X的推行,就好像要给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而专注于发展智能汽车,才是“穿上皮鞋”。
自动驾驶未来发展三步走
未来3—5年,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预计至2030年,中国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到3000万辆。
①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普及。近期,不少车企推出L2、L3级自动驾驶汽车,推动智能网联渗透率提升。
②车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匹配产品端的需求。5G通信网络、V2X等基础设施逐步成熟,车路协同商业化落地,车载支付通道打通,推动更多细分场景涌现。
③应用场景成熟,用户价值得以深度挖掘。预计4-5年后,车联网的细分场景迎来大发展,车联网用户达到一定数量,规模效应显现。
自动驾驶中V2X必不可少
V2X是一个分布式动态节点网络,核心服务包括处理器组件和行为感应等。汽车通过V2X与整个交通系统互联互通,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智能的大环境。
在自动驾驶中,V2X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该系统,车辆能够通过对实时的路况及交通信息的分析,选择相应的最优驾驶路线。
在此之外,搭配车载的摄像以及传感器系统,还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调整速度及行车方式,继而安全驾驶。
同时它也是一种协作技术,意味着不同的供应商和不同的部件,共享相同的消息类型和语言。
政策利好下车联网市场增长趋势明显
目前,由人工智能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新四化变革驱动,正在引领车联网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演进。
从2015年至2020年,我国政府相继发布多项政策,关注点逐渐从智能网联汽车细化至自动驾驶汽车。
·《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中,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则明确视智能网联汽车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在2018年,路测管理规范、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等分别发布;工信部于8月为基于LTE-V2X直连通信划定了20MHz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12月又出台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可谓动作频频。
·今年2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更是提出了清晰的战略愿景,“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在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三部门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的通知。
·近期5G R16标准的发布将对车联网V2X做出重要增强,在网络层面对于V2X支持的障碍即将彻底扫除。
移动互联从手机走向车机
预计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9.26万亿元,增速放缓至2.6%,进入存量时代。
车联网是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汽车有望成为下一个最重要的移动互联入口。
随着RSU和OBU渗透率提高,V2X开始建立起广泛联接,数据的大量高频交互将带来V2X服务质量成倍数提高并激发各类应用的产生。
车联网在5G下游应用中市场空间大、确定性高,C-V2X将会带来巨大的技术红利和市场增量。
2019年,全球V2X市场规模达9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V2X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50亿美元。
2019年中国V2X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V2X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车联网边缘计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达27亿美元;其中中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为145亿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边缘技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7亿美元。
规模上万亿的C-V2X是关键
作为一个上千亿的产业,车联网产业涉及整车厂、用户、5G产业链政策制定方等各个环节,其中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设备和终端、整车、平台运营、高精度地图、导航等模块等。
如今,车联网在创新技术的带动下也正在快速裂变,在过去2到3年,车联网从汽车内部互联、车与人的交互,正在逐步延伸到车与车、车与路边单元、车与电信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
尤其以C-V2X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成为车联网行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也就是说,车联网未来的增量在C-V2X。在C-V2X技术的带动下,车联网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大唐、华为、中兴、移远提供通信模组,为C-V2X提供有力支持。在通信模组方面,大唐、华为等芯片企业都提供基于各自芯片的通信模组。
示范区部署+运营商试点
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向规模先导应用逐步过渡,国内各示范区正在加快部署C-V2X网络环境。目前我国共有10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超过30个城市级及企业级测试示范点,遍布我国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华南、西南、西北地区。
除此之外,还有10多个智慧高速公路开展智能网联试点工作。n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开展车联网应用平台试点。
目前,中国移动在北京、无锡、上海、宁波、柳州等地,中国电信在雄安,中国联通在常州、重庆等地,三大运营商积极部署支持车联网业务的MEC服务平台。
从车机到路侧到云端
车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是通信芯片和模组模组提供商,中游则以整车制造厂商和相关的软硬件产品供应商为代表,下游主要以运维服务为主,包括电信运营商、测试验证机构、高精地图服务提供商等。n
从投资角度看,上游芯片厂商中,华为、高通处于领先地位。聚焦于产业链中下游,我们认为行业将沿着从车机到路侧进而拓展到云端服务的方向依次爆发,对应车载操作系统、终端设备、高精地图这三个产业链环节。
车载OS市场有望率先爆发
车载智能操作系统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联网渗透率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同样迎来高速发展阶段。n
QNX和类Linux操作系统(Android,AaliOS)占据车载OS主流,需要适配优化。目前常见的车载操作系统有QNX、Linux(Android,AaliOS)、WindowsCE、iOS等。复制手机业务优质客户模式,作为智能汽车赋能者,中科创达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中科创达作为操作系统技术服务商形成了优质的客户资源,与上层的高通、ARM、Intel等芯片公司,知名操作系统厂商保持着深度合作。
未来,中科创达有望通过手机业务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客户渠道,在汽车OS领域继续保持优势,深化与车厂合作模式,提高获取明确的成长空间。
高精地图市场空间即将爆发
高精地图和C-V2X高度融合,共同组成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场景下的5G-V2X业务可以实现高精地图的实时下载和更新,从而实现高精度定位和环境的监测感知,两者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助自动驾驶的实现。n
随着自动驾驶路测向L3逐步推进,预计高精地图的经营资质可能会再次面临监管政策变化,从国家安全等角度出发,均有利于国资背景公司的竞争排位。n
未来高精地图的门槛较高,市场集中度会高于传统导航市场,且市场格局一旦确立便较难打破,预计高精度地图的市场空间将在2021年爆发,并且在2021-2025五年内呈现指数型的高速通道增长。
结尾:
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为核心内容的新基建浪潮推动下,公路交通运载工具自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升级将会加快,并引发人、车、路、网、云的全交通要素的升级发展,因此,有理由相信,V2X产业化的导入速度会比预期的要快。
来源:AI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