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港德电子器件在线零售商城!
全部商品分类
首页 行业资讯 文章内容

  2015年至202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分别是工业功率控制、汽车电子和智能卡芯片,该如何与之共舞?

  处于产业链上游的IC企业,在物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制造2025、互联网+风起云涌之际,感受却是冷暖自知。市场的变化,资本的力量,工艺的走高,创新的考验,巨头之前的合纵连横大戏直接产生“冲击波”,小而美的企业也在掂量“向左走向右走”?在这一背景下,于2016财年取得64.73亿欧元、增幅接近12%的英飞凌表现着实抢眼。作为汽车电子、工业功率控制以及智能卡芯片与安全领域的老牌劲旅,英飞凌对于产业的把握和未来的解读令人瞩目。

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卡的未来解读 不容错过

  “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等作为英飞凌的驱动力,我们将持续加强投入和创新。同时,英飞凌十分关注中国飞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英飞凌的战略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构建生态圈,设立联合实验室等,不断拓展,未来仍将持续增长。”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中国区执行董事苏华博士直言。

  汽车电子:激光雷达要成标配

  在英飞凌的“成绩单”中,汽车电子事业部业绩耀眼,创收26.51亿欧元,同比增加13%,而其中约50%的营收增幅源自电动汽车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在代表未来趋势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方面,英飞凌“马力十足”。从自动驾驶来说,除需要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和车内功能之外,还需要微处理器处理数据,功率半导体来控制转向、制动和引擎,以及安全芯片保护安全,而英飞凌的IC和传感器能够全面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

  “未来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方面也将创下新高。同时,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行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使得ADAS日益普及。基于雷达的ADAS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平均部署的雷达数量也将持续走高。”苏华博士解读趋势时说。

  在ADAS传感器层面,苏华博士认为,激光雷达、普通雷达和摄像头各具优势,互为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英飞凌收购了荷兰的激光雷达公司Innoluce。通过收购,英飞凌进一步壮大了雷达传感器组合,强化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导地位。“未来,英飞凌将应用技术专长和创新方法,打造更小巧、更低价、更坚固的激光雷达,目标是使激光雷达成为全球所有新车的标配。” 苏华博士如此描绘美好的前景。

  工业控制:新型材料更高效

  在英飞凌关注的工业控制及电源管理及多元化业务中,新能源、轨道交通、家电、工业等都成为“利基”市场,其电源IC、MOSFET、IGBT等发挥重要作用。2016财年,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营收增至20.50亿欧元,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营收突破10.73亿欧元,增幅均在一成以上。

  苏华博士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创新力和拓展力:一方面,英飞凌针对多重应用而专门设计的功率模块大获成功。这些模块不仅小巧高效、高度耐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制造商降低系统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直流电机特别是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电压等级的MOSFET等功率半导体需求上涨,英飞凌凭借更加小巧、更低功耗、更长寿命的产品获益颇丰。

  谈及市场的走势,苏华博士认为,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站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张。此外,公共交通朝向混合动力巴士和纯电动巴士迈进,将为IGBT模块需求带来强劲驱动力。而新兴市场如无人机、服务器电源管理、充电桩等市场走强,高能效IGBT、MOSFET、电源IC等需求旺盛。

  而功率半导体的决胜离不开新型功率器件的研发。英飞凌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部总监沈璐对此认为,未来光伏发电将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控制演进,英飞凌将开发一些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镓)等新型器件,提升效率并降低损耗,并结合中国本土产业的技术升级,采用定制化的产品战略。

  智能卡和安全芯片:着力于量身定制

  英飞凌侧重的智能卡安全芯片事业部也是兵分两路:一是智能卡,二是嵌入式安全,涉及移动支付、可穿戴、工业和汽车安全、物联网安全等。

  但智能卡的市场已不如前几年声势浩大。“虽然智能卡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平缓,芯片大多以卡片的形式出现,但它可被包装成不同的形式,比如指环是在异形卡中带支付功能的产品中最小的,而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英飞凌副总裁、智能卡与安全事业部大中华区负责人程佳钰分析说:“英飞凌将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一起尝试,看哪里有新的使用场景,哪里就有需求。随着使用场景的变化,英飞凌将推出量身定制的芯片,让功率、适配性更好。”

  嵌入式安全涉及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移动支付等,英飞凌也在探索和寻求新的模式。程佳钰认为,在可穿戴设备中,挑战在于将安全解决方案融入到极为小巧的设计中,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在这一领域,英飞凌提供了出色的解决方案,比如NFC支付戒指,用户仅需将手伸到读取器前,即可完成支付。

  在物联网安全方面,英飞凌也在着力“保驾护航”。英飞凌的OPTIGA安全模块支持美国嵌入式系统专家Mocana的软件,从而使数百万已采用英飞凌OPTIGA芯片的物联网系统受益。去年英飞凌联合中国合作伙伴发起成立智能家居互联安全开放实验室,发起者包括美的智慧、华为消费者BG、腾讯等,其中英飞凌是唯一的外资企业,这一项目展现出英飞凌为物联网世界开发安全解决方案的能力。

  “与中国共赢”战略收获丰实

  翻阅英飞凌的营收,中国市场可谓份量“十足”。2016财年,英飞凌中国销售额超过16亿欧元,占英飞凌总销售额的近25%,成为英飞凌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市场。而这瞩目成绩的取得与其部署的“与中国共赢”战略密不可分。

  苏华博士强调,2016英飞凌成立大中华区,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推进“与中国共赢”战略。“与中国共赢”战略重点包括四项举措:一是助力“中国制造2025”;二是帮助本土客户走向世界;三是持续关注和支持中国的新兴行业;四是搭建本土生态圈。通过这几项举措的“落地生根”,取得了中国市场的显著成功。特别是在助力“中国制造2025”方面,去年7月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英飞凌智能制造管理联合实验室”,使双方建立了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充分利用各自的经验、技术和资源致力于智能制造领域。

  看好中国大力发展IC业的利好环境,英飞凌也在着力“顺势而为”。苏华博士表示,英飞凌也在积极进行本土化,与客户合作中不断加强分享和合作,共建生态圈平台等,以此全面助力中国IC产业的提升。

  据IHS Markit报告显示, 2015年至2020年全球IC业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分别是工业功率控制、汽车电子和智能卡芯片,这与英飞凌专注的三大业务领域高度吻合。搭上“顺风车”的英飞凌也自信“爆棚”,苏华博士期盼2017财年英飞凌预计实现8%的增长,大中华区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来源: 智慧产品圈

上一篇:车传感器是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篇:半导体必争之地 发展汽车电子应关注哪些方面?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